保定广电网

建设立体化综合交通网络 打造没有“城市病”的未来之城

2023-05-17 20:11 浏览:0

立夏时节,万物竞茂。高处俯瞰,呈水滴状椭圆造型的雄安站,似一瓣青莲上的露珠,晶莹闪亮。


这是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2021年7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雄安新区考察,深入雄安新区的高铁站、社区、建设工地等,就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进行调研。总书记指出,交通是现代城市的血脉。血脉畅通,城市才能健康发展。要在建设立体化综合交通网络上下功夫,在充分利用地下空间上下功夫,着力打造一个没有“城市病”的未来之城,真正把高标准的城市规划蓝图变为高质量的城市发展现实画卷。

千年大计,交通先行。作为交通强国建设首批试点城市,雄安新区成立6年以来,综合立体的对外骨干路网全面打通,便捷高效的内部骨干路网体系基本形成,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智慧交通体系日益成熟,为新区大规模建设和京津冀交通网提供了有力支撑。

综合立体通达四方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雄安站,我向总书记面对面汇报了相关情况,真的太激动了。”5月11日,置身现代化的雄安站,想起当时的场景,国铁北京局北京车务段雄安站站长杜小军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作为新区开工建设的第一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雄安站具有标志性意义——建筑面积47.52万平方米,相当于6个北京站,是目前亚洲已建成建筑规模最大的火车站。

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图片来源:中国铁路

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图片来源:中国铁路

高铁通,百业兴。2020年12月27日,京雄城际铁路全线开通运营,雄安站同步投入使用。自此,“未来之城”有了连接世界的新窗口,这座集高铁、城际、地铁、小运量轨道、新型绿色方式于一体,融合枢纽货运、配套服务、活动中心等复合功能的综合交通枢纽,承载起促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重要职能。

雄安站站长杜小军。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李相伯 摄

“未来,雄安站将成为京津冀轨道交通东西南北的交汇中心枢纽。”杜小军介绍,京雄城际铁路目前每日开行列车17对,北京西至雄安站最短运行时间50分钟,大兴机场至雄安站最短运行时间为19分钟,为两地旅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不只是高铁。2021年5月底,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重点建设项目京雄高速、荣乌高速新线、京德高速、容易线、安大线同期建成通车。这标志着,连同既有的京港澳、大广、荣乌、津石4条高速,包含“四纵三横”高速公路网、网格化普通干线公路网的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全面形成。

“京雄高速道路畅通、行驶方便,比原来走国道节省至少三分之一的时间,更加有利于蔬菜保鲜。”每天往返雄安新区和高碑店新发地市场的蔬菜经销商杨小硕说。

在保定路畅物流有限公司经理张楠看来,京雄高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作为物流企业,我们最关注的就是哪条路不拥堵、省时间,现在从京雄高速泗庄收费站前往北京东六环,平均能节省半个多小时。”

大交通铸就发展大格局。人员来往雄安新区更加便捷,产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区域经济融合更加深入。一条条相继贯通的交通大动脉,聚集着无形的发展要素,不止助力于雄安新区高标准高质量的建设发展,也将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贡献出更大的作用,为缓解特大型城市圈交通“拥堵慢”的通病向世界开出了中国药方。

“聪明的车”驶上“智慧的路”

不久前,悦享雄安科技有限公司一辆智能网联巴士安装上了一张“冀X0001试”字样的车牌。这是雄安发放的首张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牌照,意味着智能网联巴士距离正式运营又近了一步。

3月31日,雄安新区发放的首张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牌照。图片来源:中国雄安官网

从外面看,智能网联巴士与普通公交相差不大,一上车,却能发现明显不同:没有司机,没有方向盘、刹车和油门,只有一位安全员在驾驶位负责处理突发情况。

“这辆车最大的特点是‘聪明’”。悦享雄安科技有限公司讲解员谢颖说,乘客在数字交通平台预约车辆,通过人脸识别,即可上车并被送到指定目的地。作为L4级高度自动驾驶车辆,智能网联巴士配备了超高感度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感知设备,行驶过程中,不仅能够识别红绿灯、道路提示牌和车道标线等,还能在障碍物突然闯入时,实现2米内紧急刹车制动。车辆不仅能靠自身的感知功能辨别红绿灯,还可以和智慧道路实现协同,准确分析和预测路况信息。

什么是智慧道路?中电信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大数据开发工程师张岩举了个亲身经历的小例子:“我每天上下班都会走过的一条路上有十几个红绿灯,之前基本要停六七次。‘绿波’上线之后,最多停一次就可以了。”

张岩口中的“绿波”,指的就是这里的数字道路可以根据实时路况调整各个路口的信控系统配时,帮助行驶在主干路上的车辆实现一路绿灯或少遇红灯,提高通行效率。

航拍容东片区的智慧灯杆。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李泽凯 摄

那么,实时路况是怎么被收集起来的呢?这主要得益于道路两旁的“智慧灯杆”。这些路灯杆看起来平平无奇,其实是一个个综合信息杆,上面集合了路牌、信号灯、激光雷达以及各类传感器。通过5G互联,这些传感器能让整个城市交通“耳聪目明”。

“这些灯杆不仅能看清车流量状态,还能看懂复杂的交通变化。”张岩介绍,除了全天候收集道路信息,智慧灯杆还可以控制终端计算车辆流量,疏解交通拥堵,自动控制红绿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为无人驾驶、车路协同提供保障。

作为我国第一个全域按照智能交通建设布局的区域,目前雄安新区容东片区153公里数字道路已经投运,整个新区数字道路建设总里程将扩展到500公里。

智能网联巴士901线测试车在河北雄安新区容东片区道路上行驶。新华社记者 杜一方 摄

不止智能网联巴士,雄安无人接驳、智能快递、无人售货等无人驾驶场景也在加速推进。当“聪明的车”驶上“智慧的路”,在雄安“城市大脑”的统筹下,将形成人、车、路、物实时互联互通、实时感知、瞬时响应、智能决策的新型智能交通体系,雄安这座“不堵车的城市”,未来可期。

“城市大脑”操控全局

自动驾驶、智能网联、车路协同、智慧出行服务系统等一大批智能交通技术示范应用成果和创新项目背后,是“城市大脑”在操控全局。

容东数字道路智慧运营中心。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李泽凯 摄

在容东片区数字道路智慧运营中心,4块屏幕涵盖路网设备维护监管、交通运行态势监管、交通优化方案制定与交通数据运营四个平台。“一屏管设备、一网看交通、一键保畅通、一数供八方,四大平台协同发力,实现了数字道路稳健运营,保障道路交通不拥堵。”中电信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胡军军介绍。

容东片区条条道路连万家。新华网 刘东尧摄

“城市大脑”的领域,也延伸到了高速路网。荣乌新线和京德高速设置了超距跟踪雷达、气象站和高清摄像机等设备,构建了高速公路数字孪生系统,通过交通运行状态实时感知、交通事件智能检测和分车道级的信息发布,实现了准全天候通行。

京雄高速也建设了基于大数据的路网综合管理系统。在京雄高速智慧监控中心,巨大屏幕上路网综合态势“一张图”一目了然,基于路网前端感知设备采集的大数据,实现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行状态实时智能监测,路面异常交通事件检测缩短至30秒以内,实现了准全天候通行。

“设计之初,雄安新区就提出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云’上一座城的理念。这里的‘云’指的就是数字孪生城市,而新区‘云’上一座城的中枢就设在雄安城市计算中心这个‘城市大脑’中。”走进位于雄安新区悦容公园北侧的雄安城市计算中心,只见一块巨大的电子屏上清晰地显示着地下管网数据、道路交通信息乃至整个雄安新区的城市运行数据,城市管理的各项指令,也从这里发出。

据雄安云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山介绍,目前,新区已经搭建起以雄安城市计算中心、综合数据平台、物联网平台、视频一张网平台、CIM基础平台为核心的“一中心四平台”智慧城市基础框架,构建起“规划一张图、建设监管一张网、城市治理一盘棋”新格局。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提升雄安城市计算中心的城市数据运算能力,以满足新区数字孪生城市智慧管理所需的计算能力、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数据存储等各类应用需求。”李山表示。

我要留言

评论
暂无评论